有一次感恩节临近,我女儿正在上钢琴课。老师问她感恩节有什么计划。她说我们不太了解这里的节日传统。老师说,没有什么特别传统的,JUST EAT,就吃吧!这个精辟的总结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无论我们在哪里,无论过什么节日,重头戏就是吃的方式不同、方式不同。
大年初一,加拿大伦敦西安大略大学专门为中国学生准备了一顿特别的春节大餐。
“民以食为天”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半辈子已经过去了,我从中国的一个边陲小城一路走来,来到了遥远的异国他乡。回忆往事,常常会忘记时间、事件、城市、老友,但总能脱口而出那些曾经让我流连忘返的餐厅和美食。将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的和不知名的餐厅连接起来,创造了一幅别样的生活地图。
童年
我成长的地方和时代让我没有童年去餐馆的记忆。在那些计划经济、物质匮乏的小城镇里,辛勤工作的父母想要养家糊口已经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最早记得去餐馆吃饭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我还在读初中。偶尔,爸爸妈妈带我们去大城市乌鲁木齐过“打牙节”。我们最常去的是一家国营饭店,叫“红春园”。少熟的糖醋肉,酸甜可口,外焦里嫩。在那个没有市场竞争的年代,这是一种难得的美味。
大学
我第一次离开家是去昌吉师范学院读书。昌吉是回族自治州,昌吉的饮食习惯与我们生产建设兵团的饮食习惯有很大不同。我没有去餐馆的习惯。一年后,我当时的大四男友毕业了,被分配到一家毛纺厂的孩子们学校当老师。毛纺厂远离市区,有自己的学校、商店和餐馆。这是一座完全独立的微型城市。家庭区与厂区仅一马路之隔。每天早上,在厂区赶工的工人们都会路过家庭区门口一家只有几张桌子的小吃店。几乎每个人都会为了一碗40美分的零食而来。面条。我说不出面条是什么味道,只是微黄的碱性扁面条,一点点肉末,一点点豆瓣酱,一点点葱花。价格如此之低,而且味道也无可挑剔。我很少出去吃饭,但我也爱上了这碗神奇的面条。每次去那里一定要来一碗。从此我再也没有尝过40分面条的味道了。几十年后,我仍然记得那一碗热腾腾的小碗面条,一碗又一碗,叠好几层,随意拿起。它们都是简单幸福的碗。
“南”漂
大学毕业三年后,我焦躁不安,冒险来到沿海开阔的南岛,从西北跑到最南端。当地的食物和我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鱼翅、龙虾、象拔蚌的豪华大餐,到当地的招牌菜文昌鸡、烤鸭饭、咸鱼锅,我都没有奢侈的享受。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博爱路老街上发现了一家专门卖锅贴的小店。长方形不锈钢盘里炒出的焦黄的韭菜锅贴成了我可怜的肠胃最好的补充。虽然烹饪方法、食材、锅具甚至辣椒油和调料都与我们北方锅贴完全不同,但它仍然是我在海口最喜欢的食物。
结婚
离开海南后,他在北京呆了二十年。我吃遍了世界各地的各种美食,也逛遍了小巷寻找特色小吃。
世纪之交,1999年底,我告别了单身,计划了一次从北到南、从南到北的婚礼之旅。其中一站是武汉,我丈夫最好的朋友住的地方。
这是我第一次去武汉,也是第一次吃米粉。从此,我就不可抑制地爱上了米粉。武汉人称早餐“太早”。行色匆匆的人们,常常端着碗,边走边吃。这是武汉人日常生活中的典型场景之一。我朋友住的小区楼下,有一家早餐米线店。米线有十几种可供选择,任何一碗都无可挑剔。我最喜欢的清鸡汤面,清汤看似水汪汪的,但味道却无与伦比,迫不及待地想一天吃三顿。吃米粉最重要的是汤的鲜香和米粉的热气。既要美味,又要保持米粉的光滑和弹性。武汉有很多有名的小吃,其制作和口味比北方的要精致得多,但我最喜欢米粉。为了这碗米粉,我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两次从北京到武汉。这就是真爱。
北调
北京有无数的酒店和餐馆,提供来自中国各地和世界各地的美味佳肴。不错的餐厅很多,装修越来越豪华,选择也越来越多,但大多数距离绝对正宗还是有点远。新疆驻北京领事馆餐厅,简称“新办”,成了我懒得做饭时最常光顾的餐厅,基本上吃不腻。我的女儿在这里吃饭长大,点餐时甚至不需要菜单。米饭、冷面、炒面、馕馅都马上上来。后来阴差阳错,我住到了离新板步行五分钟的小区。我不知道这是否也是饮食的魔力。 “辛班”几乎成了我家的大食堂了。是我家庭聚餐、招待朋友、节假日的首选。除此之外,我在北京实在找不到第二家让我感觉如此幸福的餐厅了。
去远方旅行
这是我第一次来加拿大,降落在温哥华。早期来自香港的移民使温哥华以中餐闻名。看到比听到更好。住在同一家旅馆的一个南方女孩带我们去了她老家开的一家粤菜馆。一打开门,我就震惊了。十几张桌子的餐厅不仅坐满了人,而且桌边还站着不少人等桌。餐厅的门面和内部装修都很简单,但是却像过年一样热闹。
我们坐下后,我们熟悉的女孩点了一份青菜、一只炸螃蟹和一罐汤。这是一顿非常清淡的饭菜,我永远不会忘记。或许是因为食材新鲜的原因。这种肉、蔬菜和汤的简约组合具有完美的味道、热度和咸度。没有任何调料,最大程度保留了食材的鲜美。简洁的外观,绝对丰富的味蕾体验。很难形容,但却很温暖。最简单、最轻盈的,最能体现技巧和品质。
再次漂移
十天后,我们从潮湿、绿意盎然的温哥华来到了白雪皑皑的温尼伯。第二天中午,朋友带我去了唐人街的一家中餐馆。它实际上提供粤式早茶。虽然品种没那么丰富,但还是有餐车的,可以自助吃大大小小的零食。那时我真的感觉自己像在做梦一样。没想到,在距离家乡千里之外、冰天雪地的异国他乡,我还能吃到像样的广式早茶,给我焦躁漂泊的心带来了莫大的温暖。
后来才知道这家餐厅是温尼伯一家比较老牌、有名的中餐厅。喜爱中国菜的外国人经常光顾,华人协会、商会也在这里举办年夜饭。说白了,就是一家颇有名气的招牌餐厅,外观正派,菜品也过得去。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去了南区一家叫“金龙”的中餐馆。温尼伯南部,曼尼托巴大学附近,是华人聚居区。华人超市和中餐馆也集中在这里。金龙门面小,主打北方菜,如肉夹馍、炒面等。但有几样是我心里最好吃的:超大块的萝卜牛腩,炖得软硬适中,不油腻,老少皆宜;毛血旺配料齐全,味道正宗;最出彩的是凉皮,咸鲜可口,辣油独特,吃起来根本停不下来。
没有比较就没有坏处。好菜和优秀菜的区别并不大,但跨过这一小步就很难了。这么小的差异很难描述,只能亲身体验。到位的菜肴,一时不吃就会想起,那种迫切需要满足的渴望。温尼伯没有其他菜可以超越金龙凉皮和毛血旺。它们是真实的、令人满意的、令人满意的。
降落
这是我第一次以搬家为目的来伦敦。我在酒店住了一个星期,每天约房产中介看房。有一天,下午三点钟,活动结束了。经理带我们还没吃午饭,去了一家中餐馆。餐厅装修虽然普通,但背景音乐都是90年代的港台老歌。这是熟悉而友好的。不仅有回家的感觉,也让我回到了青春。没想到,这家当时我连名字都不记得的餐厅,却成了我以后最常去的地方。
餐厅以“粥店”命名,名字就如路边大排档一样接地气。据说老板是两兄弟。我不知道他们是广东人还是香港人。两人都戴着眼镜,看上去非常相似。他们又矮又瘦。乍一看,他们就是勤劳、勤奋的经营者,做事时把自己逼到了极致。他们制作的菜肴绝对不逊色于香港和广东。铁板系列、各式生海鲜粥、星洲炒饭、干炒牛河、美极龙虾、烤鸭不仅味道好,而且份量大,价格适中。可以说,伦敦爱吃、懂吃中餐的人们,包括来自台湾、香港、中国大陆、韩国和东南亚的食客,都对它赞不绝口。许多外国人也是这里的常客。每次看到外国人吃喝玩乐,我都感到嫉妒。他们居然在家门口就可以吃到如此正宗的中国菜。我不知道他们是否明白什么是“真实”。闻。一群群中国留学生感慨道,正是有了“粥店”,他们的留学岁月得到了滋养。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粥店要转让的消息,心中感到难过。如果伦敦没有“粥店”,这座城市就会失去在我心中的地位。它是伦敦最好的中餐馆之一。熟悉的老歌,熟悉的味道,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
“粥店”的食物和我追求的生活很相似。外表简单平淡,内里却丰富扎实,我知道自己的喜怒哀乐。我经常去“粥店”,听一首老歌,喝一碗清粥,回顾一下忙碌的生活……
在城市里,拥有一家令人满意的餐厅,你的幸福感会突然增加,让你对这座城市更加依恋。对于漂泊的游子来说,哪里有家乡的味道,哪里就是家……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innipegers.com/?p=3210